徐国庆: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建设要充分发挥企业专家作用
2020-01-09 来源:教育部
《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(2019—2022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的颁布,无疑是我国教材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。教材是人才培养的载体,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,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。实践表明,把教材作为独立的教育要素,加强国家对它的统一领导和规划,不仅是极有必要的,而且具有深远意义。它的颁布意味着我国教材建设进入了科学化、系统化、整体化发展轨道,这将在提升我国教材建设水平,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专业课教材质量不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。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许多教材文字表述质量不够高,对课程原理与学习原理的充分运用不够等方面,更为突出的表现是教材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仍然很严重。事实上,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,我国就已通过引进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,以及英美国家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,着手解决这一问题,并取得了较大成果,其基本抓手就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。然而由于过去解决这一问题的侧重点主要放在课程规划层面,没有深入到教材开发层面,这一时期对问题的解决不彻底,具体表现就是教材的组织模式有了很大变化,职业作为教材内容组织的核心纽带被广泛应用到教材开发中,但教材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。
职业教育作为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,教材开发的基本要求是,教材内容不能仅仅来源于学科知识,或学科知识在职业情境中的应用,主要应来源于职业岗位的工作情境。正是基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开发规律的这一基本认识,《规划》中特别强调要“建立职业院校教材内容及时更新修订制度,国家和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动态,每年对专业课教材修订做出部署,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方法,逐步形成一大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精品教材”。这种内容新且实用的精品教材就是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。要开发出这种教材,不仅需要加强对职业院校教材设计理论的研究,而且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,尤其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家的作用。
这是真知灼见!《规划》中提出的这些思路,的确抓住了职业院校教材开发的规律与突出问题。职业院校教材开发主体有着多样化特点:
首先,它需要充分发挥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,这样才能把教材开发建立在深刻的教材理论研究基础上,摆脱基于经验的教材开发模式的局限。
其次,它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,教材开发不仅工作量大,而且专业性强,只有长期从事教学工作,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源,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,才能撰写出真正符合职校生学习水平与特点的高质量教材。
第三,它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参与作用,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的内容必须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、操作规范相吻合,否则无论表述、设计质量多高的教材,都是无价值的,甚至是有害的,而只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才能为职业院校教材开发提供这一保证。
那么该如何发挥企业专家的参与作用?有两种方式。一是直接参与教材开发,二是参与教材审核。对于教材审核环节如何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,我们的思路是清晰的,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教材开发环节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?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,要使企业专家的参与达到提升教材质量的目的,关键是要通过企业专家的参与产生出高质量教材。因为后者的行为取向是产生性的,前者的行为取向是判断性的。这就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发挥企业专家参与作用的操作技术。这个层面的研究对于《规划》的“落地”非常重要。
企业专家的参与作用可以在三个层面进行:
第一,开发职业能力。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内容开发的出发点,是在工作情境中寻找工作知识的基本线索。因此,首先要开发出完全基于工作情境的职业能力体系。能够提供这一体系的主要是企业专家。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开发,就要在这个层面充分依靠企业专家、相信企业专家。
第二,开发工作知识。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的主体内容是工作知识,工作知识的开发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质量。职业院校教材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以工作知识的开发为核心。有两种性质的工作知识,一种是关于基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工作知识,这种类别的工作知识尽管目前尚没有系统地开发出来,由于它是显性的,因而开发技术并不复杂;另一种是工作诀窍知识,这种知识非常有价值,对它的成功开发会大幅度地提升职业院校教材质量,但由于它是默会的,因而开发比较复杂。无论哪种类别的工作知识,其开发均需要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。
第三,提供教材资料。形成教材,还需要大量企业资料做支撑,如工艺规程、安全规定、产品质量标准、问题案例、工作情境图片等等,这些资料的获取也要依靠企业专家。
总之,《规划》出台,把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纳入各级各类教育教材体系的整体规划,是职业院校教材发展的重大契机。职业院校教材质量提升不仅需要量变,更需要质变,其关键突破点是使教材建设建立在工作知识开发基础上。要实现这一点,必须充分依靠企业专家。
上一篇:王扬南:奋力开创职业院校教材工作新局面
下一篇:田慧生:大力推进课程教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